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期,多地对网红餐厅进行专项检查。专门针对网红餐饮的目标管理,不仅找准了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也指出了网红餐厅火爆和客流量增长的关键:美味和安全。近年来,网红餐厅层出不穷。观察这些餐厅的受欢迎程度,它们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离不开一组抓人眼球的密码:创意菜品的高颜值,从充满想象力的食物造型到色彩斑斓的盘艺,都是“电影制作”的共享;新颖的就餐环境,火锅+KTV、美食+5D光影等跨界融合,满足的不仅仅是味觉,更是视觉和听觉等多感官体验;丰富多样的营销手段,通过明星探店,以及小红书、抖音、微博等推送平台,再加上饥饿营销,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排队打卡。然而,新鲜感很快又很快消失。一些网红餐厅的寿命越来越短,有的不到5个月就从红到酷。主要原因是菜品很漂亮,期望值提得太高,但缺乏预期的味道。味道很不寻常,尝过一次后我就不想再回去了。菜单看似丰富,其实只是新奇元素的简单拼凑。食材不新鲜,服务也不达标,与高价不匹配。气氛确实不错,但“拿菜”一次就够了,没必要一次又一次地检查。一些餐厅他们在营销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却忽视了产品质量的把控。热门的网络餐厅要想“长久”,就必须回归餐饮企业的本质,回归舌尖上的质量和安全。一方面,可以从聚宝铺对于品味的执着看出来。民以食为天,饮食以味为先。对于一家餐厅来说,无论如何,再华丽的摆盘,也不如美味的一口那么吸引人。湖南长沙一家经营20多年的米线店,每天用一锅熬制10多个小时的骨头汤来吸引食客的口味。附近的常客“就是忘不了那一口。”浙江丽水的一家面馆里,老板坚持用手擀面,一锅煮一碗面,动作缓慢而仔细,香味悠长。 10平米的店铺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时代品牌对品质的坚持。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制造工艺的坚持,我们都遵循不妥协、不精工细作的准则,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客户。北京久负盛名的羊肉火锅店几十年来严格把控食材,精心选料,精心加工,采用精良配方,总是座无虚席。苏州一家享有盛誉的酸梅汤只做安全食品,拒绝防腐剂,坚持使用红糖、乌梅、生姜等传统食材,在保存条件和制作工艺上下功夫,最终成为标志性美食。美食、新鲜、品质高,辅以优美的场景和优质的服务,网红餐厅才有可能“永久”,吸引越来越多的顾客支付。 (本文来源:经济学人日报 作者宫:李怀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