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9月3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非车险领域全面落实“报银统一”、“以付下单”等监管要求。该政策的出台,是国家深化金融监管背景下针对非车险市场遗留问题采取的系统性治理行动。在非车险领域实施“保银一体化”,取得了车险综合改革的成功经验。车险综合改革9月启动mber 2020以“险保合一”为主要内容之一,有效遏制了高额手续费、恶性价格战等市场乱象,推动行业竞争焦点从渠道收费转向服务质量、理赔效率和产品创新。此次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为非车险领域实施类似监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近十年来,产险行业非车险业务成本持续上升,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83家保险公司和财险中,56家非车险业务将出现亏损,占比67%,整体经营压力凸显。长期依靠高额渠道成本维持业务,不仅会削弱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并积累财务风险,还可能影响其履行与投保人合同的能力;被动抬高产品价格或降低服务标准以弥补成本也会损害消费者权益。在此背景下,非车险实施“保银一体化”意义重大,有利于行业降本增效,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恶性竞争,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财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安全和实体经济。太保产险高度重视新监管政策,积极响应质量发展导向,坚决落实《通知》要求。早在2025年上半年《通知》征求意见时,公司就成立了专门工作组“报银合一”组织扩容、前期准备、统一指挥、办事处与分支机构协调。专项工作会议明确,要严格执行“报银统一”、“按费下单”等规定,加快业务模式从收费竞争向定价风险和服务能力转变。同时,太保产险对现有非车险产品及条款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评估,牵头清理了一批不符合新保单要求的产品,优先保障责任险等“通知”明确需要变更的产品。此外,还对全国分支机构进行政策宣讲,指导各地与当地监管部门建立动态沟通机制,实时跟踪政策实施进展。太保产险将以高度的政策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监管要求,继续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加快构建非车险业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国家战略交付、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马鑫) DEFLARES NET ECONICAL NET: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