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和试验发展(RD)经费总额将超过3.63万亿元,体现我国科技投入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多维度突破。投资规模和强度双双提升,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凸显。我国R&D经费持续稳定增长,总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二。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将提高至2.69%,连续多年超过欧盟水平,接近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科学技术投资不断增加科技正在转变为中国的创新动力。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链向前延伸。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2500亿元,增速(10.7%)高于研发经费总体增速(8.9%)1.8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对原始创新的重视正在深化,创新活动从后端测试向资源探索延伸。企业R&D经费2.82万亿元,占总量的77.7%。这表明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断提升,连续多年成为研发投入的主要力量。区域协同不断发展,高地变革领导力影响显着。六省市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000亿元。其中,广东电子突破5000亿元大关,高地区域转型加快发展。在2025年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中,我国共有24个集群上榜,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深港广”创新集群首次位列全球创新集群第一,成为全球创新生态的标杆案例。虽然我国科技投入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未来我国科技投入必须努力提质增效。一是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通过中央稳定的财政支持、设立国家科研基金、鼓励企业设立“无人”科研计划,我们一是继续提高基础研究比重,夯实原始创新基础。二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中西部地区科技投入政策倾斜,推动形成支持多点协调发展的创新格局。三是完善多种投资机制。发展科技金融,完善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风险补偿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早期、长期、高风险的科研项目,构建“政府+企业+金融”合作投资体系。科技投资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投资。 3.63万亿元的背后,是中国稳步迈向世界科技巅峰。只有通过继续优化结构、完善机制、提高效率,才能真正把研发投入转化为科技力量,把变量变化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章来源:商报作者:佘惠民数据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方网站) (责任编辑:吴晓娟)
